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服务 > 学籍管理
 
聚焦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保障公平
 

    用阳光学籍保障教育公平
                ——聚焦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 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高考移民”、高考加分作假、虚报学生资助等问题,暴露了我国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上的漏洞。
   2013年秋季开学,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启动实施,配套启动的电子学籍系统也将在年内实现全国联网,从技术层面彻底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同时为随迁子女跨省转学提供便利服务。
   正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是我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一大进步,对于规范学籍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教育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统一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强化中小学日常管理
   记者:我国以前有没有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制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之前我国在学籍管理上,主要强调地方的自主作用,全国有23个省份已先后出台中小学生的学籍管理办法。然而,学籍数据分散、采集困难、交换不畅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工作。即将出台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是第一个全国性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
   3年前,配合这套办法的制定,我们启动建设了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学籍系统一期将建设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应用系统中的核心学籍管理和营养餐管理功能。核心学籍管理包括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包括资金拨付、责任体系、学生就餐台账和寄宿生补助等功能。学籍系统二期将扩充、完善学籍管理和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功能,增加校车管理、成绩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查询统计分析、办公等业务管理,以满足中小学校日常管理、教育事业统计、学籍数据监管、业务流程管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等需求。
   学籍系统全国联网:跨省转学问题有望解决
   记者:当前,随迁子女跨省、跨地域就学已成为社会管理的紧迫课题。中小学生学籍全国联网是否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杜柯伟:目前,各地区域性学籍管理办法的局限性与当前流动学生学籍管理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各地原有学籍管理方式所依靠的信息模块、技术平台、管理口径互不兼容,在省际之间难于实现互接互认,导致在实际学籍办理中出现衔接困难或无法衔接。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体系以电子学籍系统建设为应用平台,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传统学籍转接工作模式需要家长在两地往返奔波办理转学手续,学籍转接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而在电子学籍系统环境下,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即将于年内完成的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全国联网,将进一步摸清在学阶段流动人口的底数,解决跨省转学问题,为随迁子女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学生信息严格保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记者:学生信息入网后,是否会存在信息安全(如隐私泄露)的隐患?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电子学籍系统建成后,2亿多学生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指定专门的学籍管理员,建立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对于泄露学籍信息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管理责任。采集工作和修改工作都将采取家长签字、修改留痕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逐级核查、永久追踪。
   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专门针对特殊学校、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作出规定,一是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可以转入新学校,也可保留在原学校。二是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学籍是否转入工读学校,由原学校与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商定。这些要求就是要避免“标签化”给学生造成伤害。

 

 

                  据新华网 供稿
                  责任编辑 徐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